从船过闸看沟通

日期:2009-06-19   作者:管理员

叶中平

 

近日为一学校迁址在香港闹得沸沸扬扬,成了多份港报的头条。

因这事国内的媒体报道少,在这里作一介绍。事件主角正生书院是香港唯一的一间戒毒学校,也是全亚洲首间戒毒中学,近九成的学生是由法庭感化令转介入读的。该校位于大屿山芝麻湾的霞涧,最初只有30多位学生,现增至121人入读,结果部分师生要夜宿走廊。由于校舍太残旧太小,政府计划将学校迁入梅窝南约区中学旧址,但梅窝居民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居民强烈反对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正生书院的特殊性质使然,当地家长们一般都害怕大量的吸毒学生在附近出入会影响到子女的成长;二是梅窝现时没有中学,当地居民的子女要长途跋涉到市区求学。

可能大多数人都知道这是沟通的问题,当双方观点相差大时,就难以谈下去了。我有一经历:约在1985年,我第一次从重庆坐船到武汉经三峡,长江上的船要经过葛洲坝(那时三峡大坝还未修建),这里有一道船闸,当船从上水位驶入船闸后,关上船闸门,再把闸内的水放出来,直至闸内的水位下降到与下水位一致时,再打开船闸门,船就可以顺利驶入下水位了。上水位与下水位如梯级般有着颇大的落差,多得船闸的作用才是船可以顺利过渡,这就是船闸的作用了。

沟通的道理无疑与船闸的作用是一致的,只有使双方找到共同诉求才能有好的沟通。梅窝的居民咨询大会上艺人陈敏儿的做法正是如此,她首先认同梅窝居民的子女要长途跋涉上学的苦处,也为他们大胆地举示威牌而感动,赞赏他们疼爱孩子的心意。然后她也指出正生书院的学生家长也与他们一样疼爱孩子,呼吁梅窝居民应把正生书院的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她找到了一个双方都能够理解的共同点——家长愿意为子女做任何事。正是她指出的这一点,使现场对立场面戏剧化地出现极度感人的一幕,一些反对的梅窝家长拥抱了参加会议的正生书院学生。这就是沟通所起的作用。

记得去年8月在埃及的尼罗河近苏舟附近的伊斯纳船闸,我也和我的女儿讲起过沟通的问题。当时我和7岁的女儿一边体验着船过闸,一边给她讲解当中的沟通方式。也告知女儿,国共二党于台湾问题上的一个共同点:认同只有一个中国,所有问题都是在这点的基础上讨论的。

在经济大调整下的今天,各种问题将会更多,良好的沟通应更为重要。

(本文写于2009年6月19日)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拨打

全国服务热线:0757-22280888

© 2017 China-Forever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05008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