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观念变革感悟国际诚信(摘自珠江商报)
日期:2006-03-17 作者:管理员
从消费观念变革感悟国际诚信
——专访顺德恒业家居用品公司董事长叶中平先生
以行业国际标准化约束商家行为
记者:在3·15到来之际,您觉得如何才能切实提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水平?
叶:天天都是3·15,天天都不是3·15。国内大张旗鼓的在3·15举行各种活动。国内大张旗鼓地在3·15举行各种活动,并非表示我们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已经很高,真实情形恰恰相反,在假冒伪劣产品越来越猖獗地横行之时,人们更多地希望借这样一个节日来宣泄自己心目中郁积了一年的侵权伤害,从官方和媒体上看到那些造假惑众者被暴光乃至处罚而得到些许快意和憋屈的释然。所以一年一度的3·15系列维权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反倒作为某种诱因催生了企业、消费者等各个阶层的维权惯性,必须打破这样的局面,消费者的权益才能更好的得到保护。而企业国际化的今天,还要考虑到使用中国制造产品的外国消费者之利益。
记者:消费者权益与行业标准的关系又如何?
叶:有一次我在意大利我看到一个有趣的场景,在一家超市门口的休息区,不少人都拿着刚买的生蔬菜和生肉在吃。我当时想,尽管国外的饮食文化和国内有很大的区别,但是这刚从超市买来的生东西能够立刻就吃吗?当地的朋友对我讲:No problem!欧盟有一整套严格的标准来管理食品的售卖,这套标准严格得近乎苛刻。
这个故事说明的就是一个标准的问题,有了严格的标准来约束商家的行为,消费者的利益自然而然就得到了保护。最近的"软饮料含苯"事件也是如此,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都说符合标准,但是这个标准欧美与中国就有好大的差别。而早前的PVC保鲜膜事件也反映我国标准相对滞后。
然后就是一个意识问题。大家都想着在3·15那天就能解决消费纠纷问题,但是有没有想在平时也能解决这些问题? 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消费者的权益保障意识必将大为加强,商家们对此应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才能与时同步。与此同时,资讯的发达,西方的消费者权益的要求也将加快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的提高。更新权益保护意识,提升行业标准是必行之路。
品牌、诚信是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障
记者:在国际化的今天,品牌、诚信与消费者权益又关系如何?
叶: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了国际化的征程,他们的产品远渡重洋,运送到各色人种的消费者手中,由此也带来一个问题:消费者权益所涉及的范围大大增加,已经不再是某一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大部分最终消费者与外国零售商之间还有一个进口商,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如何更好的维护国际消费者的权益呢?
中东的迪拜是我常到的地方,逛街看市场也成为了必选课。在”LASA”广场附近的街道两边有很多路边摊,林林总总的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产品。随手翻了翻,有很多产品上面都写着“Made In China”,而且产品上面没有任何商标或品牌。类似情况,在其它很多南美城市也有。这对中国的企业形象是一个严重的损害,对广大消费者的权益同样是一种侵犯:他们不能享受到同样是“Made In China”的质优价廉的消费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除做OEM之外,也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品牌的价值,这样既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又增加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中国制造的产品,就算产品如何质优价廉,我们一般都需要通过进口商这个渠道才能与外国消费者见面。所以必须与进口商建立牢固的诚信关系,这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利益,同样也是对国外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障。
去年,我的一个朋友——欧洲一家电器公司的采购总监,收到国内一家较出名的小家电制造企业的电邮,邮件的内容是:人民币升值,所以产品即时加价2.1%,否则不予履行合同。
这是用企业的诚信为代价的行为,遵守合同是国际贸易惯例。这种拣芝麻丢西瓜的做法会使企业最终丧失在国际市场上建立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的机会,而消费者也因此丧失了选择消费品权利的机会。
宝丽雅公司在开拓海外市场时,非常注意与进口商之间的关系,本着“诚信、责任”的原则,很快就在国外市场打开了局面。记得在开拓迪拜市场的时候,曾有一位客户在第一次与我们见面时,就被我们的产品与服务所吸引,订了大量的货。但是我们业务人员依然将我们对其市场看法及一些经验告诉他,认为其所订货结构的不太合理,并建议他减少一次订货的数量,增加订货的频率和种类。这个客户后来成为我们的忠实客户,而我们的产品在他的鼎立合作下很快在当地建立了知名度。今天当您到迪拜的大型购物中心及大型连锁超市,FORVEVR品牌的产品在百货陈列柜展示着,而在德国法兰克福最高档的百货公司KAUFHOF,一样会见到宝丽雅FORVEVR品牌的熨衣板与德国、意大利品牌在一起欢迎来自世界各地消费者。
所以,品牌的建立和诚信关系的打造在表面上看与消费者权益无关,实际上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障。
环保、创新是走向国际化的必然
记者:环保和创新都是比较热门的话题,这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叶:在美国的Target,这家以年收入4万-8万美元为顾客群的大卖场,我发现陈列着朋友的品牌餐具。春节后,我给这位开陶瓷工厂的朋友拜年,刚好其请来的三位欧洲设计师也在,大家聊天时,一位欧洲设计师说了一句话让我大有感触:以有限的资源制造无限的垃圾,是对子孙的犯罪!
也许正是有了这样的意识,欧盟陆续推出了WEEE和RoHS两个环保指令,新的玩具指令修改也快出台。
这些都为我们鸣响了警钟:不能再只看眼前的利益,必须从长计议,谋求可持续发展!
目前,不少消费者和企业都局限在眼前的、现有的利益,潜在的、将来的利益却忽视不顾。在欧盟RoHS指令颁布后,我有一个生产微波炉的朋友说,如果按照欧盟RoHS指令,对产品进行是否含有6种有害物质检测就需要花费20万元,这还仅仅是一个型号的微波炉。如果有数十款型号,光检测费用恐怕就要令部分企业关门了,这还不谈产品如果不合格需要进行改进的费用。
这非常残酷,但是也正因为如此,企业才会更加积极的寻找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同时,也能去除消费者“吃子孙饭”的后顾之忧,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利益。这是市场规律的体现。
在这个时候,创新就被拉出了水面。在社会上有很多的企业都在谈创新,究竟什么是创新,创新又如何能够解决现有的问题呢?
“创新”一词是由著名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熊彼特(1883~1950)提出的,他认为,创新是指:1. 引入一种新产品;2. 采用一种新生产方法;3. 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 获得一种原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5. 实现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根据熊彼特的定义,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创新路径,如何结合好企业发展阶段,用新思维去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诚信、创新、行业标准、环保,都与企业发展及消费者权益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家必须把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战略的范围,从而达到企业快速发展、消费者放心消费的双赢结果。
------相关资料------
广东反倾销第一人——叶中平
叶中平先生,现为香港恒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宝丽雅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顺德出生、祖籍是六祖慧能的故乡——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叶中平先生20世纪80年代大学毕业,90年代初从香港回国白手创业。
在叶中平先生及公司全体同仁的努力下,今天的广东宝丽雅公司经过14年的风雨艰辛锻造成为一家多元化的综合集团企业,包括专业家居用品及电子电器制造与销售商,并建立以服务中小型企业的国内销售与进出口的贸易服务两个平台。
经过多年的国内外市场锤炼,公司参加了数十次的海内外大型展览,建立了宽广的营销网络。对内在广东、上海、北京、天津、成都等地设立了销售公司,产品销往大江南北;对外在香港设立了对外公司,产品销往欧美、澳洲、中东、东南亚等,遍及世界五大洲。使“宝丽雅-FOREVER”品牌的产品出现在国内外的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欧尚等一大批世界级零售企业,同时“FOREVER”品牌也出现在德国最高档的百货公司KAUFHOF。
叶中平先生认为,科技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公司不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逐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在国内率先推出互动数码电子健身产品,帮助人们实现“把运动场搬回家”的健康新理念。
2006年新年伊始,宝丽雅就遭遇了欧盟的反倾销诉讼,在叶中平先生的领导下,宝丽雅齐心协力,积极应对,《人民日报》、《南方日报》、《珠江商报》等媒体都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而在2003年,宝丽雅也遭遇了美国的反倾销,叶中平先生的积极努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叶中平先生也被人民日报称为“广东反倾销第一人”,南方日报称为“顺德反倾销博士”。
2005年3月,香港投资推广署在上海举行“2005投资海外管理层论坛”,在这次论坛上,叶中平先生与来自牛津大学的教授、商务部跨国研究中心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官员及众多知名大企业家等一起应邀到会,发表了有关拓展海外市场及反倾销方面的演讲。
2005年8月,叶中平先生应邀在“全国城市商报与珠三角企业合作论坛”做了《整合商报资源开创企业喉舌》的专题演讲,获得了与会的各大城市商报总编的高度平价。
摘自《珠江商报》(2006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