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叶谈外贸:“行街”、“阿积”、营销员 (摘自民营经济报)
日期:2005-10-10 作者:管理员
老叶谈外贸:“行街”、“阿积”、营销员 |
金羊网 2005-10-10 10:15:52 |
■广东宝丽雅公司 叶中平
十一长假期间,笔者把一些平时因太忙而没来得及看又认为要看的旧报纸拿出来阅览。《民营经济报》今年8月15日《天下》周刊“热血商魂”特刊介绍60年前中国工商界抗日的故事,其中一个人物是粤海船运公司的创办人梁墨缘。文中讲道:“宣统二年(1910年)梁墨缘到广东三水县一家布店当杂工,他精明能干,不久便得到老板的赏识,升为‘行街’(业务员),并由此结识了不少商人。1928年,梁墨缘一跃成为广东商船公会副会长,拥有内河船50余艘”。恐怕梁墨缘也没想到,“行街”出身的他会取得这样的成就吧。“行街”是解放以前广东一带独有的称呼,我想这跟广州十三行的贸易兴旺有关吧。而始于清初的广州十三行,作为中国18、19世纪唯一的官方特许海外贸易经营机构,其对外贸易达到了历史顶峰。有商品供应,就要有商品推广员工作,靠“脚力”走街串巷拉买卖的队伍极大的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梁墨缘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依靠自己的勤劳、精明迅速的踏上了创业征途。
清皇朝灭亡后,中国政局一直都不稳定,军阀混战致使国力迅速下降,民不聊生,此时的“行街”队伍发展空间有限。解放后的计划经济时代,“行街”在统购统销的分配方式下也无用武之地。
在改革开放大潮迅速席卷全国下,业务员的队伍也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商品经济声势浩大地在神州大地上蔓延开来。记得当时香港电视剧《香港八二》正在热播,里面的一个重要的配角———陈积,是一个业务员的角色。之后“阿积”几乎家喻户晓。广东地区此时生产及进口商品开始兴旺,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阿积”就成为了当时业务员的代称,笔者也是在此时期进入业务员行列的。这个时代的业务员沿袭了传统的勤劳与诚信,却缺少了一些专业与技巧。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阿积”这个地道的广东文化在北移的过程中渐渐转变为“业务员”并成为被国人广为接受的称呼。业务员这个行业越来越成熟,各地的经济也大跨步的前进。与以前相比,业务员不仅仅有了数量上的变化,更有了质的提升。专业、主动被他们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的商业活动中。
1990年代电脑的普及,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大量的外国资讯被消化吸收,“营销人员”这个称呼也应运而生,渐渐有了取代“业务员”的趋势。有关营销的理论更是被人们所津津乐道,敏锐的销售意识和优质的服务理念成为营销人员必备的法宝,中国的经济也在这个阶段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据报道仅中国人寿的营销人员就达到了66万人,中国人寿也在2005年再次入选全球500强企业。
21世纪的脚步已经迈向国际化,也诞生了“外贸营销人员”这个称呼,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面前,对新一代“外贸行街”的素质要求就更高了。
《民营经济报》(2005年10月10日 天下周刊)